院内新闻
建军节里话“心检” :入伍心理测试,为何是军人的必答题
一、这道“心检”,是军旅生涯的第一重守护。建军节回望军人成长之路,入伍时的心理检测,如同测身高、查视力,是迈入军营的“必过关卡”。军队环境的特殊性——高强度训练、严明纪律、集体生活乃至可能的突发任务——无不要求个体具备强大的心理韧性:快速适应陌生环境、压力下情绪稳定、与战友高效协作的能力。
心理测试正是通过科学量表(评估情绪稳定性、抗挫力、认知协调性等核心特质),精准判断个体心理与军队环境的“适配度”。这绝非“挑刺”,而是前置的风险规避:若个体天生对高压极度敏感,强行入伍或引发持续焦虑;若缺乏集体意识,则可能削弱团队战斗力。这道“心检”,本质是以专业手段为新兵筑起第一道心理防线——确保他们能在军营“扛得住、融得进”,从起点夯实心理根基。
二、测试内容里的“精神健康密码”。
许多人好奇:心理测试究竟查什么?核心在于对“基础精神健康状态”的初步筛查:
有无持续抑郁、焦虑倾向?(避免情绪问题干扰训练与生活)
是否存在冲动、极端思维风险?(保障个人与集体安全)
认知能力、记忆力能否适应指令传达?(关乎任务执行效率)
这些内容直指“精神健康”内核——它不苛求“完美无缺”,而是确保入伍者具备基本的心理调适能力。正如身体体检要求“无传染性疾病”,心理测试则要求“无明显不适应军营环境的心理特质”。
三、读懂“心检”:尊重与责任的双重底色。
值此建军节,致敬军人之余,更应理解这道“心检”背后的深意:
对军人的尊重:军队不仅锤炼体魄,更锻造“心力”。通过测试,后续可针对性提供心理支持(如为内向者组建适应小组),助力每位新兵在军营健康成长。
对使命的责任: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,根基在于每个成员的心理稳定。
这道“心检”,彰显军队对“保家卫国”使命的极致严谨——既遴选最合适的人走上战位,也守护每个人在履行使命中筑牢自己的“心防”。(漯河市精神病医院王冠丽 黄 玲)